直击何洁赶录首张专辑
一周录10首新歌,风格全走摇滚路线
自早前宣布签约艾回唱片后,何洁的首张专辑也终于在本月4日开始正式入棚录音。前日,本报记者亲临北京录音棚现场,对这张专辑的录制过程做了一次全面探访。
当日下午4点,当记者赶到录音棚时,何洁正 在赶录一首节奏强劲的快歌《发光体》,戴着耳机坐在隔音室里的她,显得格外严肃认真,不再像往常那样大大咧咧。而隔音室外坐着的,则是曾给萧亚轩、赵薇、蔡依林等歌手制作过专辑的台湾著名制作人陈伟,他这次亲自为何洁度身订作了10首作品。
一直对新作风格取向守口如瓶的何洁,当日也首次向记者透露,她的这张专辑将走摇滚路线。而制作人陈伟也表示,他在仔细研究过何洁的个性及声音特征后,认为摇滚风格的作品最适合她去演绎,“我希望用一种新式的摇滚风格,打造出一个很个性化的摇滚何洁!”
洁宝宝展现最严肃一面
在录音棚里见到的何洁,让记者突然有种陌生感,坐在隔音室里戴着耳机的她,完全不像平时舞台上看到的大大咧咧的疯女孩,尽管在中途休息或接受记者采访时,还间隔会传出她“哈哈哈”的招牌笑声,但一进入隔音室的环境后,她就呈现出严肃、成熟的另一面。她跟记者说,何洁没那么简单,除了大家熟悉的洁宝宝外,还有一个感性、知性的何洁。
何洁:录歌就像拍电影,我要入戏
收获 学会了变忧郁
记者:这是你首次入棚录自己的专辑,整个过程顺利吗?
何洁:很顺利,而且进度很快,我们是4日入棚的,到今天为止还不够一个星期,现在已录到第8首歌了,而且中间还停了一天出外做活动,所以基本上是每天录两首,我们希望是在一周内录完10首歌曲。
记者:大家都知道你是个现场表现力很强的歌手,在录音棚里唱歌会觉得不习惯吗?
何洁:还好吧,陈伟老师教了我很多东西,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了,其实录音和现场,最主要是在咬字和感情投入方面不同,还有一些表情方面,这个表情不是面部的表情,是指一些唱腔和颤音方面的技巧,是声音上的表情。
记者:进棚录音以来最大收获是什么?
何洁:应该是对情绪的控制方面吧,其实录歌也像拍电影一样,有一个入戏的过程,例如要录一首很悲伤的歌,在戴上耳机前我还是处于一个很兴奋的状态的话,情绪一下子就很难进入,所以前戏会比较重要,有时候我在入棚前就突然安静下来了,样子挺忧郁的,连陈伟老师都问我是不是不舒服了,怎么突然那么严肃了。
难题 高音部分达到了极限
记者:有没遇到特别难录的唱段?
何洁:前两天录了一首名字叫《不同星球》的歌,因为音域反差很大,而且高音的部分几乎到了我的极限,所以当时一直找不到方法和感觉,录了好久效果都不好,我就说先录别的吧,这首先搁着,后来休息了一会儿再进去录,结果就唱出来了,其实找到感觉了就很简单了。
陈伟:这是我录得最快的专辑
去年底开始“培训”
我跟何洁是在去年年底就开始接触了,当时艾回内部已经决定了要签她,并找到我来为她制作专辑。接触过后,我就觉得她是个很有潜力的女孩,以前她的声音唱腔各方面还没经过很专业的指导,所以表现还不算太满意,但经过后期的训练后,现在已经好很多了,我想下一张应该还会更加好。
她最大的问题是发音
进棚里录音,何洁最大的问题是她发音的方式不对,因为她习惯了唱现场,所以鼻音很重,后来都被我改掉了。所以在这张专辑里,大家会听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何洁。另外,我跟她在音乐上的取向很相似,之前在确定方向的时候,就我挑选一部分作品,她自己也挑选一部分,后来两部分拼起来,发现吻合度非常高,所以后来我们的合作也相当顺利,很快就过了磨合期了。
先练熟唱熟再录
现在她的表现很不错,而且我们录音的进度也很快,这张专辑应该算我录得最快的一张了。其实录音讲究的就是一开始的感觉,通常是进棚录了四五遍,到最后真正选用的还是第一遍录的,所以我会让她先把前期的工作做好,先练熟唱熟了,然后就进棚一次录出来,之后就主要是处理一些咬字、发音的细节问题了。
新专辑解密
投入 成本预算无上限
这是何洁的首张专辑,艾回方面显得相当重视,前日记者在录音棚探班期间,艾回唱片的老总、企划以及形象设计师等重要人物也刚好从台湾飞抵北京,打算在近期为何洁完成一个整套的发片计划。艾回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张唱片将以成本预算无上限的方式去运作,也就是不考虑投入的经费,一定要把这张唱片做好,而且在后期的唱片包装方面,公司还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广,到时将会给大家一个很大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