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电影电视>>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圆明园》未毁前全貌再现 导演:只看特效也值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21 20:14:54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大型数字纪录电影《圆明园》9月初即将在全国影院上映,影片首次把未毁的圆明园建筑全景呈现在观众眼前。一部极少对白、没有虚构故事的纪录片如何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拍摄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学外语出身的导演是怎样创造出一个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近日记者带着许多疑问采访了导演金铁木先生。

谈电影

实是不可怀疑的准则

问:《圆明园》是中央电视台首次拍摄大型数字电影纪录片,从立项到完成历时5年,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怎样的艰难?

答:这部电影1999年立项,接到这个任务时我的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调动我所有的记忆,故事、激情、冲动、人物等等,好像和圆明园一点都不沾边。没办法我硬着头皮去了一趟圆明园。那时是春天,圆明园很凄凉,和我的心情一样。对于纪录片来说,真实是不可怀疑的准则,然而在圆明园里能看到的只有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石块。现在真实的圆明园就是这个样子,那些石头最多可以拍两分钟。我感到无所适从的郁闷。

为了了解圆明园所经历的那段历史,我开始常驻国家图书馆,近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去国图上班。我给《圆明园》的定位是像故事片的纪录片,像纪录片的故事片。片子是从一个外国传教士、宫廷画师郎世宁的眼光来看圆明园的,他曾参与了圆明园最初的设计和建设,影片后半段则是由亲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传教士的角度来叙事。

听到最多评价是“震撼”

问:今年9月,《圆明园》将在人民大会堂和圆明园两地举行首映礼,之后在全国院线铺开,制造拷贝达1000余个。这在中国纪录片电影史上是第一次,在拍摄之初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成绩?

答:完全没想过。中国每年有200多部故事片生产出来,其中只有20部左右能够荣幸地进入电影院。一部纪录片想进电影院,几乎是“痴人说梦”。2005年12月30日,制作完成的片子送去电影局审查,过了一周得到通知说已经通过审查,令我感到诧异的是,领导对片子一字未改,一个画面也没删。后来陆续组织了局领导、台领导的看片会,我听到最多的评价是“震撼”。

《指环王》特效制作后期

问:发行方预期票房1000万元,但片中没有故事片中的暴力、阴谋、凶杀、爱情等元素,如何吸引观众?

答:故事片所具有的人物、故事、悬念和视觉奇观,这部影片都有。现在所有人见到的圆明园都是1860年后烧毁的样子,消失前那座清王朝营造百年的皇家园林到底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这次逾千万的投资,三分之一时间和投资都砸进电脑制作里。剧组请来以《指环王》、《金刚》等片成名的新西兰特效工作室来做后期特效。即使只看三维技术建造起来的万园之园,这(电影票)钱也花得值了。

我们会把《圆明园》送到国际上一些知名电影节参加纪录片单元的角逐,如戛纳、奥斯卡,但最终检验它是否获得成功的是票房收入,为此我们还特别制作了国际版,供应海外市场。

谈拍摄

为选演员几乎逼疯副导演

问:影片拍摄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纪录片要求在最大限度上追求真实,影片中出现的每座建筑上的牌匾、对联都有出处,如乾隆诗集、清史稿等。本片展示的是正处于鼎盛时期清王朝的皇室和宫廷生活,要拍摄出宫廷生活质感,包括龙椅、屏风、玉玺、器皿等每一点细节都不能马虎,为此摄制组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道具库,由于现有的表现清王朝时期的道具大部分都是为拍摄电视剧而制作的,在本片中不免显得粗糙,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紫檀宫和金漆镶嵌厂,以租用等各种方式才解决了部分难题。

寻找外国演员的经历差点酿成无法收场的灾难。当年入侵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的英法联军中包括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印度人等,我要求人种要相符合,不能是后来的移民,而且演员的形象气质也要与1860年时期的人物形象相匹配。比如,历史上额尔金是一个地道的英国贵族,我们需要一个有贵族气质的英国人,负责选演员的副导演几乎被我逼疯了,他冲我喊:“贵族都是有钱的老外,他们怎么会在北京的地界上混!”有幸摄制组也找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独具个性的英国人,这人是个酷爱演戏的票友,他对中国的文化和生活非常热爱,当得知被选上出演本片中额尔金的角色时,非常兴奋,没有对出演侵略者表示尴尬。

最难选的演员莫过于影片的第一主角郎世宁,我要求此人必须是正宗的意大利人,有18世纪意大利画家的艺术气质,兼具教士的苍凉感,又透着一点点中国式的圆滑。我们没钱去意大利请专业演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跟每一个停留在北京的意大利男性都套过近乎,可一个月都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意大利人,惟一能做的就是对着电脑上意大利忧郁王子、球星巴乔的照片发呆。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一个德国老外来,一见面就觉得他像极了我心目中的郎世宁,一聊天竟然发现他家祖上和郎世宁同为米兰人,从此这个老外改名叫“老郎”。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梦呼吸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美版《无间道》香港北美同步映 被定位限制级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