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心中永远的绝色:中国电影中的九大美人( 一)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4-10 16:28:07  来源:千龙 

  中文名称: 胡蝶

  又  名: 胡瑞华

  性  别: 女

  生 卒 年: 1908—1989

  国  别: 中国

  民  族: 满族

  籍  贯: 广东省鹤山

  生平简介

  原名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
上海人。1908年生。因其父曾任京奉铁路总稽查,她从小便随家人各处奔波,12岁随父胡少贡到广东。16岁时迁家上海。1924年,受方兴未艾的中国电影事业的吸引,投考中华电影学校,成为首届训练班学员。训练班结束后,在处女作《战功》中初上银幕,随即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生涯。后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在根据不肖生的原著《江湖奇侠传》改编的影片《火烧红莲寺》中饰演红姑,获得成功。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就是由她主演的。1924—1927年,相继在“天一”、“友联”等公司主演了《秋扇怨》、《梁祝痛史》等20余部古装片。她面貌甜美,身材挺秀,气质端庄,仪态大方,再加上聪明灵巧、勤奋好学,很快就在中国影坛走红了。1928年,进入明星影片公司。该公司的郑正秋、张石川赏识她的条件和才华,认准她是一名颇具号召力的演员。不仅重用她主演公司着力推出的影片,甚至请人专为她写作剧本,使她很快步入其艺术事业的辉煌时期。她主演了轰动一时的《火烧红莲寺》(3—17集),随着侠女红姑潇洒飘逸的身影,她也红遍各地,受到更多观众的瞩目。她还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与阮玲玉合演了《白云塔》,还主演了影响较大的《空谷兰》、《啼笑因缘》等片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胡蝶又相继主演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狂流》、《胭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等片。其中,《姊妹花》堪称其电影表演代表作。她以娴熟的演技将两个经历、性格完全不同的双胞胎姊妹演得各具光彩,影片出映后,连映两月不衰,盛况空前。1933年参加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所领导的电影运动,主演了《盐潮》、《姐妹花》等  

  30年代她被选为“电影皇后”。1935年,应邀随中国电影代表团一行携《姊妹花》、《渔光曲》等片赴莫斯科参加国际电影节,后又赴德、法、英、意等国考察,扩大了中国电影在欧洲等地的影响。之后,相继主演了《夜来香》、《劫后桃花》、《兄弟行》、《女权》、《永远的微笑》等片。约在1939年前后,她与潘有声同到香港,1940年,张善琨在港拍摄《绝代佳人》,由她主演。后又拍了《孔雀东南飞》、《家》和重拍《歌女红牡丹》。香港沦陷后,辗转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又回到香港。1947年在大中华影业公司主演了《某夫人》和《春之梦》等影片。1959年复出。为邵氏公司主演《街童》、《苦儿流浪记》、《两代女性》、《后门》等片。因《后门》一片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66年又演了《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及《明月几时圆》。1967年拍完《塔里的女人》一片后息影。1975年移居加拿大,后1989年4月23日病逝于温哥华。

  胡蝶在半个世纪的从影生涯中,先后主演了百余部影片,饰演了中国各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她的电影生涯及其艺术成就构成了中国电影历史重要而独特的篇章。

C008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逸飞

下一篇更精彩:刘晓庆重演武则天造型曝光 更加成熟妩媚(图)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